張勇,云南騰沖人,MFA(藝術碩士),擁有I cogr ada 國際平面設計協會聯合會會員、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全國委員、上海杉達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兼職教授、上海第三只眼創意工作室創意總監等多重身份。作品曾獲得過多個國際獎項,并且入選過多個國家的國際性展覽。本期納金網邀你一起來探索這位國際大師。
納金網藝家人設計師——張勇
納金網:
您是I cogr ada國際平面設計協會聯合會會員、ADCK亞洲中韓設計協會會員,在國際協會中的交流讓您受益最大的是什么?能分享一件您印象最深刻的交流議題嗎?
張勇:
受益最大的是能夠學習來自全球設計大師們的各種新穎的超前的設計理念、設計觀點。
我從2010年開始就一直參與法國poster for tomorrow組織的海報大賽,他們每年會選一個社會問題作為參賽主題。比如:2010年的Death is not justice、2011年的Right to Education、2012年的Gender Equality Now!、2013年的A Home For Everyone、2017年的Freedom of Movement等。poster for tomorrow每年不一樣的關注主題,也吸引了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思考,所以我也想參與其中,把自己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思考通過作品表達出來。
品牌形象設計作品:《LUO》
品牌形象設計作品:《碧立方》
納金網:
您同時也是文化部文化產業創業創意人才、上海第三只眼創意工作室創意總監,如何衡量一件設計作品是否有“創意”?以及如何讓作品變得“有創意”?
張勇:
“創意”對我來說就是獨特性+合理性。好的作品會給人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覺,會讓人過目不忘記憶猶新。要想讓作品有創意,那就得不斷的讓自己制造“創意”。
海報設計作品:《RELEASE NO.1》
納金網:
作為上海杉達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兼職教授,您認為現在學生的設計作品有什么共通的特點?和您以往的學生時代有什么不同嗎?
張勇:
主要是實用性不強、設計制作比較粗糙。
我學生時代的作品其實跟他們現在的情況也是一樣的,也是實用性不強。但是我們愿意去學、愿意去練??墒乾F在的很多學生,卻不愿意去學、更不愿意去練,好像什么都無所謂的樣子,這有點令人擔憂。
海報設計作品:《盲點》
納金網:
您的作品獲得過多個國際獎項,并且入選過多個國家的國際性展覽,一件走出國門的設計作品需要具備什么因素?
張勇:
易懂、獨特視角、新穎表現。首先是作品要容易懂,其次是要用獨特的視角來反應作品的主題,最后是要用新穎的表現手法來傳遞作品主題。
海報設計作品:《Universal right to health care No.2》
納金網:
您的設計包括LOGO設計、海報設計、品牌形象設計等,您更偏愛那個設計?為什么?
張勇:
其實對我來說,就是因為喜歡設計,才堅持這么久,所以沒有更偏愛誰的說法。只有哪塊做得多一點,哪塊做得少一點而已。這幾年做品牌的客戶多一點,所以就品牌設計做得多一點而已。
LOGO設計作品:《味道》
納金網:
您的海報設計作品多以簡單的色調以及簡單的圖形和線條構成,您怎么定位自己的設計風格呢?
張勇:
我喜歡簡約風格,我這幾年的作品多以簡約形式為主。
這兩年開始我也嘗試一些其他的設計風格,希望有一些新的嘗試與探索。每個年齡段心理訴求不一樣,設計表達自然也會不一樣。
LOGO設計作品:《BEEHIVE》
納金網:
分享一下您的設計理念吧。
張勇:
讓設計引導受眾,讓設計引領消費。
本文來自藝家人原創,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及回鏈 微信:narkii2011 QQ:2044584297